Login

  bsports@yuanchuangds.com

登录 |  注册 退出
B体育 > B体育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行业资讯

一般幼儿园家访内容有哪些-幼儿园家访家访内容

  一般幼儿园家访内容有哪些-幼儿园家访家访内容本单元主要围绕“幼儿园家长工作的途径和方法”进行 详细的介绍。日常幼儿园家长工作的途径和方法主要有:家访、 日常交流、约谈、家长会、亲子活动、家长开放日、家长学校、 家委会、家长志愿者、家园沟通媒介等等,这些途径是幼儿 园家长工作中运用最多也最实用的。本单元我们会就各项内容进行详细的阐述,请把握学习目标中的要点。

  认真开展幼儿园家长工作,建立新型和谐的家园合作关系非常重要。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为开展家园沟通开辟了更多、更新的渠道,如 : 短信平台、QQ 群、微信、网络论坛等。有了这些信息技术的运用,“家访” 这一传统的家园沟通方式还需要吗?它有什么重要性和必要性呢?本小节 将围绕各类家访:新生家访、插班生家访、新教师家访、个别幼儿家访等, 指导教师与家长、幼儿面对面进行沟通,使教师与家长、幼儿建立积极的 情感,彼此产生信任,为今后的工作打下扎实的基础。

  在新生家访的过程中我们发现,虽然大多数的教师都意识到了与家长和孩子沟通的重要性,但往往是老教师“唱主角”,年轻教师在一边插不上话,不知该和家长聊些什么,用什么样的方式和语气。所以有时家访回来才发现有些关键问题没了解清楚。

  我的孩子马上就要上幼儿园了,第一次离开我们,孩子难免会有焦虑、不安,我们自己也会有关于孩子未来集体生活的诸多疑虑。幼儿园的生活是什么样的?孩子会不会适应?老师会不会喜欢我的孩子?如何让我们家长对幼儿园和老师放心呢?“新生访”是老师和我们、孩子之间的第一次直接接触沟通的机会,在我们家中孩子会比较自然,我们也有很多问题想要和老师交流。新生家访为我们孩子顺利入园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端。

  分析: “新生家访”是孩子们是否能顺利度过“新生入园过渡期”的重要环节。通过新生家访,孩子入园前可以熟悉教师;家长也可以将孩子在家的基本情况与教师进行沟通;教师对班上孩子的性格、爱好等均有了较为深刻的印象。以上的这些认知与准备,是教师了解每位幼儿和每个家庭的良好契机,是今后家长工作顺利开展的重要基础,更有助于新生顺利度过“入园过渡期”。

  有效的“新生家访”,有助于教师根据孩子的不同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与家长进行心灵的碰撞,这样不仅拉近教师和家长之间的距离,还能提升教师在家长心目中的形象。“新生家访”可以促进家园互动的有效性。教师通过新生家访提出家园配合的目的、要求,保持家园教育的一致性、协调性;家长也从交谈中了解到幼儿园教育和家庭教育之间存在的密切联系,沟通信息,共同商讨符合幼儿特点的教育措施。由于新生家访非常重要,因而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并注意一些方法和原则。

  根据《新生入园登记表》(见表1)了解幼儿和家长的相关信息资料:孩子的身体情况、生活行为习惯、兴趣爱好、个性特点等,做到心中有数。对特殊信息,如单亲、有生理缺陷、特异体质等情况要特别关注,对家长辅助说明的有关事项也应一并了解清楚。《新生入园登记表》可以在家访后由家长自行填写,开学时交给班级教师。班级教师在回收表格时还应仔细再看一看,和另一位教师做好幼儿相关信息的及时交流。

  一般应至少提前一天和家长电话预约家访时间,应避开用餐和午睡时间。在电话中除了确认家访时间与地点外,还可让家长将老师要来家访的情况提前告知幼儿,让孩子做一些与教师见面的心理准备,消除陌生感和紧张感。如果家长不希望在家中与教师见面,教师应尊重家长的决定,不必强求,约定一个双方都能接受的见面地点和时间即可。

  家长如果不愿意教师上门家访一般会有特殊原因,教师需要留心观察 或者友好地向家长了解原因。如果是家庭的个别原因应该以尊重、保密、不 另眼看待孩子为原则;如果是因为家长不信任教师,如担心教师上门收红包 等就应该及时打消家长顾虑,以自身为榜样宣传、示范教师良好的师德形象。

  注意:如果家访时有家长要赠送礼物,一定不能接受,应该友好而坚决 地拒绝,感谢家长的同时向家长说明教师的师德要求和幼儿园的规章制度, 避免家长的误解,以保证今后工作的顺利开展。

  教师在家访前,将所需的物品准备好,如入园指导手册、开学所需的物品清单、接送卡、送给幼儿的小礼物(教师自制的折纸或小卡片等手工作品)等。

  家访时教师不穿奇装异服、不浓妆艳抹。着装以端庄、整洁、大方、自然为宜,应该适当修饰自己的仪表,树立平易近人的、具有亲和力的教师形象,以赢得孩子的喜欢和家长的信任。

  根据家长所提供的地址,查找地图,确定切实可行的家访路线,有效利用时间,保证和孩子、家长的沟通交流尽量充分一些。

  两位教师可以分工,谈话内容尽量围绕提问大纲进行。这样家访内容紧扣主题,不会无话可谈,也不会开“无轨电车”,有利于全面高效地完成家访。

  4. 孩子的自理能力如何?(穿服鞋子、大小便、喝水吃饭等) 5. 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如何?(表达自己意愿、礼貌用语、简单讲

  6. 孩子的动作发展能力如何?(走、跑、跳、平衡等) 7. 孩子的性格特点(内向型、外向型)

  在新生家访时要注意倾听家长的心声,用真诚的心相互沟通。教师应静下心来,当个耐心的“听众”,倾听家长对孩子情况的介绍,倾听家长的担忧,倾听家长发表自己的教育见解等。家长是最了解自己孩子的,不妨为家长创造“诉说自己的心思”的机会,接纳家长的意见,共同走好家园沟通的第一步。

  因为新生家访时,时间安排较为集中,信息量也会比较大,这对教师的记忆力是很大的考验。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教师应准备好笔和记录本。家访过程中,教师可以围绕预先准备的家访提问大纲进行谈话,如针对幼儿的话题:孩子乳名、个性特点、生活习惯、健康状况、自理能力等。也可以围绕家长想知道的话题:幼儿园简介、幼儿园收费标准与方式、解决新生入园焦虑的方法等。通过双方有目的的交流沟通,家长提前做好了物质与心理上的准备,教师对每个孩子的特点也有了初步的了解。共性问题可以通过填写《新生入园登记表》了解,并用简洁、明了的方式快速记录;个性化的问题,教师则可以用文字进行简单记录,以便家访过后回忆、分析和总结。

  家访时教师具有“双重身份”,既是孩子的老师,同时也是家长的朋友,应时刻保持柔和的目光、亲切的微笑。由于是初次见面,为了消除彼此之间的陌生感,可先围绕一些家长感兴趣的话题展开交流。然后,再以关心、委婉的语气愉快地与家长进一步深入地探讨,如幼儿园每天将会开展哪些活动,孩子该怎样独立进餐、如厕等等,如果能再发挥点幽默和风趣,说些老师和孩子之间有趣的故事,则能使气氛更加融洽、和谐和轻松。孩子和家长看到这样的老师一定会产生好感,并建立起初步的信任。

  新生家访是孩子们与教师的第一次见面。可别小看这“第一印象”, 它可能瞬间让你变成一位“天使”,让孩子喜欢上你,开学后和你“和谐相 处”;它也可能瞬间让你“沦落”为一个“可怕的人”,孩子看到你就莫名 害怕,开学后天天哭闹,家长也会不放心。那如何让孩子尽快喜欢上你,给 他们留下个“好印象”呢?

  (1)在家访过程中,老师可以用牵牵小手、抱一抱、摸摸头等亲密的身 体接触,让孩子对老师产生亲密感;也可以陪孩子一起玩他们喜爱的玩具, 进入他们的世界;还可以聊他们喜欢的话题,如流行的动画片、好吃的食物 等,缩短彼此的距离。

  (2)共做一个游戏、共看一本书。家访过程中,老师结合新生家庭已有 的资源条件,组织开展简单的游戏,如“猜猜藏在哪里”、“金锁、银锁”, 或者和孩子一起看一本他喜欢的书等,都能有效拉近孩子和老师的距离。

  (3)赠送一件礼物。家访时,教师先向孩子赠送自己亲手制作的一份 精美、可爱的小礼物,可以消除教师和幼儿间的陌生感、距离感,让幼儿从 一开始就接收到教师友好的信息,让孩子喜欢上老师。

  根据幼儿在家的表现,结合家访中了解掌握的资料,对幼儿进行分析评估,提出适宜的、个性化的教育措施,并把这些资料作为制定“班级计划”、“个案追踪”等计划的重要依据。这有助于教师在今后的工作中能做到有的放矢。

  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开设班级网络或飞信群、QQ 群、微信群等,开辟“家长论坛”、“新生入园你问我答”等针对新生入园的版面,架设一座便捷、通畅且响应及时的沟通桥梁。

  “插班生家访”是教师对新加入或从其他园转学而来的幼儿进行的家 访。“插班生”除了与班级中其他幼儿同龄以外,在生活习惯、知识经验、 社会交往等方面会有一定的差别,由于孩子进入一个新的环境,势必会有适 应新环境的过程。这需要老师与家长配合,共同帮助孩子度过入园适应期, 因而“插班生”家访也就必不可少了。

  “插班生家访”的过程可以参照新生家访,但“插班生家访”还有一些 需要教师特别专注的地方b体育官网。针对“插班生”,教师可以有意识地多询问孩子 生活习惯及在以前幼儿园的生活、学习情况,详细了解孩子的爱好、特长之 类的细节,对孩子的性格、特点做到心中有数。

  (1)通过“插班生家访”,可以告知家长幼儿园的情况,如作息时间、 活动安排等,减轻家长和孩子的担心。可以让孩子入园时带上喜欢的玩具、 图书,帮助孩子在进入新幼儿园后尽快找到属于自己熟悉世界中的东西,消 除孩子的陌生感。

  (2)通过“插班生家访”,与教师亲切接触后,孩子能感受到教师对 自己的关注,对教师产生亲近感,有助于孩子尽快适应新的幼儿园生活。

  (3)通过“插班生家访”,教师了解新生的具体情况,在开学进行介 绍时,突出该幼儿的优点,使其增强自信,能在集体中发挥优势,更快融入 集体。

  “新任教师家访”是指刚工作的新教师或班级中途更换教师,新任教 师的上门家访。在日常工作中,会遇到因为教师个人原因(怀孕、生子、重 病、离职等)或幼儿园工作安排需要调动工作岗位而导致班级教师更换的情 况。对于新任教师,尤其是教师中途替换,无论对于幼儿还是家长都会有些 担心或不适应,家长一般会担心新任教师没有经验,或将前后任教师进行 比较。这就需要新任教师更加认真、细致地做好每一项衔接工作,以自己的 认真、积极、专业精神赢得孩子的喜欢和家长的信任。切忌简单随意、严肃 武断,更不能贪图方便不进行家访。

  (1)新任教师应该通过网络或者新生家访对家长做一个简单、明了的 自我介绍,表明自己的教育观念、教育孩子的经验和成果等,缩短家长和新 任教师之间的距离,建立初步的信任。如果是班级中途更换教师,应该事先 说明原因,避免家长不必要的猜测。

  (2)新任教师前,要与前任教师认真做好交接工作,向班级另一 位教师详细了解幼儿和家长的情况,制定详细的家访计划,再亲自上门了解 班级中孩子们的身体情况、生活行为习惯、兴趣爱好、个性特点等。

  (3)针对班级中个别“特殊”幼儿,和家长要做好细致的工作,制定 有针对性的家访计划,取得家长的理解和认可,为今后顺利开展工作奠定良 好基础。

  作为一名教师,新生家访工作最重要的是什么?请大家拿出纸、笔,写 一写自己的观点,然后大家把所写的内容汇集起来,谈一谈对“新生家访” 的认知与理解。

  本文内容来自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幼儿园家长工作指导》一书,节选自第二单元 幼儿园家长工作的途径和方法 第一节 家访 一、新生家访部分

导航栏目

联系我们

热线电话: 183-6040-1716​

公司传真: +19-775-22704

电子邮箱: bsports@yuanchuangds.com

公司地址: 无锡市锡山经济开发区团结南路1号红星美凯龙3-2F